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Anna Lau

彌償訟費-訴訟行為差劣的影響

在區域法院法官李樹旭最近頒發的判決書(Wang Ho Yin Patrick v Fu Chun Lung & Ors. [2018] HKDC 301)中,法庭再次向法律從業員強調良好訴訟行為的重要性。


背景

原告人發出傳票更改湯林命令(Tomlin Order)的條款。傳票申請原本是原告人基於錯誤理解而提出的。法官指出「傳票頁邊不見任何援引,原告人沒有顯示他是基於甚麼規定發出傳票……,本席完全清楚可見,原告人的申請完全是基於錯誤理解而提出的,他的申請沒有任何恰當的法律基礎或事實根據」。法庭在原告人撤銷傳票後作出訟費決定。


此案原告人本身是原告人律師事務所的訴訟律師(見第10段)。判決令原告人仿如被摑一巴掌,因為法庭不只基於一項(1)理由,而是基於全部四項(4)可用的理由(單以任何一項都足以支持判給按彌償基準評定的訟費)判他敗訴,繼而命令他須支付按彌償基準評定的訟費。


理由1:申請完全無理可據

法庭重申,原告人提出申請不只是程序上欠妥,而且是完全無理可據,單單基於這項理由,就足以判原告人須支付按彌償基準評定的訟費。


理由2:提出傳票,態度咄咄逼人(態度及行為)

關於理由2,值得留意的是,法庭將探索進行談判的特定行為。


原告人在第一輪談判剛完結後威脅展開「藐視法庭訴訟」,法庭認為他是咄咄逼人。李法官的說話是「本席不明白,既然談判根本難以開始,原告人客戶(原告人本人)的『和解的誠意』(sincerity for settlement)又怎麼可能已經耗盡。」


此外,原告人甚至是一個簡單的指示也拒絕同意,司法常務官批評原告人「其實無須到法庭領取那些指示」,直指原告人這方面「理虧」(in the wrong)。李法官在他的訟費決定書中再次狠批原告人,引述司法常務官對原告人作出的指責。


此次判決提醒法律從業人員必須記住,如果指示聆訊是可以避免進行的,雙方按同意處理問題是一種很好的做法,不這樣做的話,可能會被法庭懲罰。


由於原告人所展現的行為與民事司法制度改革完全相反,法庭亦以此為由,准予按彌償基準評定訟費。


理由3:結果並不比第一被告人任何之前的建議為佳

有一個申請彌償訟費的理由經常被忽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方提出建議但申請人置之不理,申請人撤銷傳票後,處境不會自動比他接受之先前建議後的為佳。


法官認定,「被告人在談判的不同階段提出過和解建議,退讓了好幾步,以期和平解決此事,但由於原告人在聆訊當日撤銷傳票,他的處境不會比被告人的任何建議為佳。」因此,原告人的敵對行為導致虛耗訟費,而虛耗訟費造成另一項命令原告人支付彌償訟費的理由。」


理由4:原告人的不合理行為

最後,要闡明這個理由,沒有比區域法院法官李樹旭的說話來得更合適,李法官裁定「聆訊(最後卻是原告人代表律師中途放棄)是在登錄湯林命令之前,原告人(同時以經辦律師及案中不懂法律的當事人的身分)拒絕藉雙方同意平息爭議,並且不斷試圖轉介事件才進行的,因此是項申請是必定提出……本席認為,倘若原告人行事合理,有相稱感和判斷力,這原本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重點

此案的作用只是強調專業禮數的重要性,如果不持守專業禮數,就很有可能釀成嚴重後果。總的來說:

  1. 在傳票頁邊援用適當的合法權限(只援用固有司法管轄權是不能接受的)。

  2. 談判期間要態度誠懇。此案說明法庭會怎樣查看各方當事人的行為,以確定建議是否真誠提出的。

  3. 事無大小都努力尋求共識。原告人甚至拒絕定出指示,法庭因為原告人「理虧」而指責。指示聆訊可免則免。

  4. 同意傳票永遠是你的朋友。同意傳票勝在可以在任何階段提出(只要當事人願意便可以)。

  5. 時刻有禮。原告人的做法被視為「冒犯專業禮數」。

因此,法律從業員務必要避免重蹈原告人(他本身是訴訟人)的覆轍,顯而易見,訴訟行為良好和講究禮數最終是有回報的。


This article is co-authored by Joshua Chu from ONC Lawyers

Nowadays, mediation is placed under the heading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n apparent adjunct to the main branch of justice. Yet, if we look back to its origins, mediation appears at the begin

Mediation as an alternative, or at least a complement, to litigation is well-established. By condensing the negotiating process and holding it in the most favourable of circumstances, mediation has en

bottom of page